中國因素
-
打不掉,棄養,送人?中國女星鄭爽被指通過代孕棄養引爭議,你如何看?
有意見認為,鄭爽漠視生命是受父母長期以來教育方式的影響,你認為她的原生家庭應該對此負責嗎?
-
拼多多員工猝死,你如何看公司回覆「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」?
在中國大內捲的背景下,有網友認為「慢慢的996是一種必然」,打工人們真的只能止於感嘆和無奈嗎?
-
南京大學教授發表研究,稱中國流浪貓每年捕百億野生動物威脅生態,你如何看?
有論者批評將生態威脅的原因推到個別動物身上既不科學、也不道德,你如何看?
-
作家郭敬明與製作人于正多年後終承認抄襲並道歉,你接受嗎?
你如何看抄襲者對創作者「遲來的道歉」?道歉過後,他們值得被原諒與重新支持嗎?
-
中國製 COVID-19 疫苗將在國內上市,價格由四百到八千不等,你會接種嗎?
中國過往多次發生疫苗事故,該如何建立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?
-
女性凝視、顏值至上和貼身份標籤?你如何看藏族男生丁真憑抖音意外走紅網絡?
有聲音將丁真與楊超越對比,認為現時社會以顏值取勝,你怎麼看?
-
浙江女大學生於微博撰寫援交日記引發網友熱議,你如何看?
涉事學生覺得援交並沒違反法律,網民卻認為女生做法不合乎道德,你如何看?
-
民警未能拯救溺亡惹爭議,你如何看央視主播「挽救生命不應以犧牲另一生命為前提」一說?
不愔水性的民警面對跳水輕生者,除安撫勸導外,你認為還可以怎麼做?是網民過度苛責了嗎?
-
平淡生活卻處處流露高尚物質的優越感,你如何看走紅網絡的「凡爾賽文學」?
有論者認為「凡爾賽文學」的背後,是中產階級太過在意且克服不了的生活追求,你認同嗎?
-
你是「打工人」嗎?打工人一詞走紅網絡,年輕人自嘲的身份認同該如何理解?
這一略帶自嘲和調侃的稱呼反映了哪些深層次社會問題?
-
刷臉時代:淘寶上兩元就能買到千張人臉照,大數據時代下私隱安全該如何破局?
收集人臉信息的渠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,當中有哪些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細節?
-
當「內捲」社會已從幼兒園開始,我們該如何擺脫惡性競爭?
在全員「內捲」的圖景下,有人選擇「佛系下沉」與「退賽」,你又會如何選擇?
-
正當中國軍事風險日益增大,「逃兵役」現象卻屢有發生,你如何看?
由對軍隊趨之若鶩的風氣到現在拒服兵役事件,你如何看年輕一代對中國解放軍的觀感變化?
-
「上海名媛群」拼單共享奢侈生活,這是感受上流生活的方式還是虛榮心作祟?
近年來,「精緻窮」消費也被認為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,你如何看人們對消費觀念與生活追求的轉變?
-
台灣藝人將出席央視「國慶晚會」,陸委會指有違兩岸條例規定,你怎麼看?
在兩關係漸趨緊張的情況下,台港藝人參加中國大陸節目,是否一定避免不了「站隊」的選擇?
-
打破刻板印象與資本市場的藍海,你如何看銀髮族網紅?
近年越來越多銀髮族成為網紅,甚至開啟直播帶貨模式,你是他們的粉絲嗎?
-
中國抗疫劇《最美逆行者》被指歧視女性,忽視女性在疫情中的付出,你怎麼看?
一直以來影視界都不乏基於真實改編的電視劇或電影,你認為相關作品在戲劇化與準確性兩者間該如何拿揑?
-
海底撈菜品外觀被指抄襲,餐飲擺盤應否納入專利保護?
餐飲業複製技術壁壘低,經營者應不斷創新以在各種抄襲者中脫穎而出,還是訴諸法律以保護自己的「正宗」地位?
-
疫下學年:多所大陸高校開學進行「封校管理」,被指限制學生自由,你如何看?
學校超市、食堂價格上漲;學生兼職實習等安排受限,封閉式管理造成的問題還有哪些?高校學生該如何應對?
-
歐洲選邊站:中國外長王毅訪歐之旅被指以失敗告終,你如何看?
王毅呼籲「中歐團結,共同反對分裂世界」,但在中美對立的現況下,歐洲國家應置身何方?
-
當公司內部改用暱稱交流,拒絕「哥、姐、總」,能有助淡化企業等級制度嗎?
你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稱呼上下屬?你能否接受在職場上使用暱稱?
-
外語是工具,母語是靈魂:內蒙古中小學被要求以漢語取代蒙語教學,你如何看?
中國由56個民族組成,推廣全國通用語言普及化是否必要?它又將會如何削弱民族文化?
-
上海成人展現房思琪卡牌:從輿論到公司回應,社會對性侵受害者的尊重足夠嗎?
你如何理解成人展的內涵和初衷?成人展應該帶給我們什麼?
-
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性別數據,中國要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究竟有哪些阻礙?
性別平等」長久以來均被中國官方強調,但多項數據所示社會各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的性別傾斜,你對此有何反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