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桌
-
台灣學測作文考題:「如果你有一座新冰箱」,你會___?
「當你打開冰箱,通常想尋找甚麼?又看見甚麼?假如有一座屬於你的新冰箱,你會有怎樣的想像?」
-
《天竺鼠車車》意外地獲得成年人喜愛,你也被治癒了嗎?
《天竺鼠車車》意外引起成年人的關注,你認為這部動畫的吸引之處在哪?
-
轉型免費入場、設施逐項收費,不再是主題樂園的香港海洋公園能否重生?
同是香港主題樂園,為何迪士尼樂園仍舊吸引不少人入場,但海洋公園卻頻頻收益受創?
-
打不掉,棄養,送人?中國女星鄭爽被指通過代孕棄養引爭議,你如何看?
有意見認為,鄭爽漠視生命是受父母長期以來教育方式的影響,你認為她的原生家庭應該對此負責嗎?
-
香蕉界疫情大流行:絕種危機再現,人類要為此負上何種責任?
紅香蕉、手指蕉、牛奶蕉,你是愛蕉之人嗎?你知道香蕉正在面臨一埸大滅絕嗎?
-
老高談尼采惹爭議,哲學研究者回應,你如何看一場意外掀起的尼采購書潮?
網絡炎上,老高的影片到底要不要較真?
-
信用卡公司停止向Pornhub提供付費服務,性工作者陷財困抗議,你如何看?
一群依賴 Pornhub 維生的性工作者,因信用卡公司停止向平台提供付費服務,導致收入大減,你認為他們抗議有理嗎?
-
積極減肥、做家務、為丈夫準備飯菜?南韓孕期官方指南引發眾怒,你如何看?
指南單就孕婦在生產前後「一定要知道」的事作建議,卻沒有指出丈夫的責任,你如何看?
-
小學老師疑不堪工作壓力輕生,外界關注是否涉及職場欺凌,你如何看?
被貶低、羞辱、恐嚇、破壞工作或辱罵,這些算是職場欺凌嗎?遇到職場欺凌,你怎麼做?
-
WhatsApp 更新私隱條款,引發社交軟件移民潮,你也有「移民」的打算嗎?
隱藏用戶電話、開啟加密聊天、能自毀訊息?怎樣的通訊軟件對用戶的個資最有保障?
-
四家社群媒體巨頭攜手禁聲特朗普,是為公眾利益還是侵犯了言論自由?
有網友認為 twitter 此舉侵犯了言論自由,為美國的自由社會帶來了大型的審查,你如何看?
-
港警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拘捕53人,你如何看港府稱初選違法的理據?
面對港警大搜捕,有人稱此為「港版美麗島事件」,你如何看?
-
南韓虐童案引發「鄭仁對不起」運動,警方被斥三次錯過拯救機會,你如何看?
不少韓星響應運動,引起不同界別的關注,你認為由明星效應帶起的聲討運動成效大嗎?
-
拼多多員工猝死,你如何看公司回覆「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」?
在中國大內捲的背景下,有網友認為「慢慢的996是一種必然」,打工人們真的只能止於感嘆和無奈嗎?
-
南京大學教授發表研究,稱中國流浪貓每年捕百億野生動物威脅生態,你如何看?
有論者批評將生態威脅的原因推到個別動物身上既不科學、也不道德,你如何看?
-
朋友,2021年,你所期待的端是怎樣的?
「疫」、「前所未有的一年」、還是「史上最糟的一年」?你會給過去的2020年封上怎樣的年度之詞?
-
作家郭敬明與製作人于正多年後終承認抄襲並道歉,你接受嗎?
你如何看抄襲者對創作者「遲來的道歉」?道歉過後,他們值得被原諒與重新支持嗎?
-
《全民造星》令香港重現追星熱潮,你也有追看嗎?
有論者指,《全民造星》在香港的熱潮是本地文化產業韌性的體現,你怎麼看?
-
台灣網絡聯署通過國高中推遲至9點半上課,這樣有助於學生發展嗎?你怎麼看?
老師在黑板前講課,學生在座位上睡意漸濃,如果能晚點上學,這樣的情況會改善嗎?
-
日本疫情未受控,有市民自組「自肅警察」懲罰不遵守防疫措施的人,你如何看?
威嚇、人身攻擊與武力:原意為呼籲他人遵守防疫而生的「自肅警察」為何行為越發過激?
-
2020年軟體工程師薪水報告出爐,你知道他們的苦與樂嗎?
在當軟體工程師的你們,有聽過哪些來自外界的迷思嗎?
-
台灣網絡節目《木曜4超玩》走出 YouTube 開演唱會,這是網絡綜藝的新型態嗎?
當線上免費影片蓬勃,網絡節目會跟傳統電視節目形成競爭嗎?
-
中國製 COVID-19 疫苗將在國內上市,價格由四百到八千不等,你會接種嗎?
中國過往多次發生疫苗事故,該如何建立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?
-
北一女學生在園遊會「擺攤陪聊」,你看到的是創意、父權經濟,還是性別歧視?
「自我物化」、「陪聊就是風俗」,在性平排名位居亞洲之冠的台灣,為何事件中仍會浮現眾多針對女性的惡言?